鷓鴣
鷓鴣。唐代。鄭谷。 暖戲煙蕪錦翼齊,品流應得近山雞。雨昏青草湖邊過,花落黃陵廟里啼。游子乍聞征袖濕,佳人才唱翠眉低。相呼相應湘江闊,苦竹叢深日向西。
鷓鴣譯文及注釋
譯文
鷓鴣在溫暖的煙色荒地上面嬉戲,只見他們五彩斑斕的羽毛那么整齊;
看它們的行動舉止,類別與平日活潑的山雞相象。
天空陰沉雨水淋漓的時候,從巴丘湖,洞庭湖東南湖邊的青草地上經過;
黃陵廟花瓣飄落,只聽鷓鴣的啼叫聲音。
身在異鄉(xiāng)的客人剛一聽到鳴叫,就不由自主抬起手臂,聽任淚水沾濕衣袖;
美麗的女子剛一聽到鳴叫,開口唱和一曲充滿相思情意的《山鷓鴣》,青黑色的眉毛黯然低垂。
寬闊的湘江上鷓鴣叫聲此起彼伏,同是不幸境遇的人們的情懷水乳交融;
茂密的竹林叢中深處鷓鴣尋找溫暖的巢穴,夕陽就要落山,帶來悲涼的苦意。
注釋
戲:嬉戲。
煙蕪:煙霧彌漫的荒地。
錦翼齊:彩色的羽毛整齊。
品流:等級,類別。
雨昏:下雨天空陰沉。
青草湖:又名巴丘湖,在洞庭湖東南。
黃陵廟:祭祀娥皇、女英的廟。傳說帝舜南巡,死于蒼梧。二妃從征,溺于湘江,后人遂立祠于水側,是為黃陵廟。
游子:離家在外或久居外鄉(xiāng)的人。
乍(zhà)聞:剛聽到。
征袖:指游子的衣袖。征,遠行。
翠眉:古時女子用螺黛(一種青黑色礦物顏料)畫的眉。
湘江闊:寬闊的湘江。湘江:長江支流,在今湖南省。
苦竹:竹的一種,筍味苦。
日向:一作“春日”。
參考資料:
1、李朝東 .《初中文言文詳解一本全》 :河海大學出版社 ,2011 :51-52頁 .
2、雅瑟 .《唐詩三百首鑒賞大全集》 :新世界出版社 ,2011 :427-428頁 .
鷓鴣鑒賞
鷓鴣,產于我國南部,形似雌雉,體大如鳩。其鳴為“鉤辀格磔”,俗以為極似“行不得也哥哥”,故古人常借其聲以抒寫逐客流人之情。鄭谷詠鷓鴣不重形似,而著力表現其神韻,正是緊緊抓住這一點來構思落墨的。
開篇寫鷓鴣的習性、羽色和形貌。鷓鴣“性畏霜露,早晚希出”(崔豹《古今注》)?!芭瘧驘熓忓\翼齊”,開首著一“暖”字,便把鷓鴣的習性表現出來了?!板\翼”兩字,又點染出鷓鴣斑斕醒目的羽色。在詩人的心目中,鷓鴣的高雅風致甚至可以和美麗的山雞同列。在這里,詩人并沒有對鷓鴣的形象作工雕細鏤的描繪,而是通過寫其嬉戲活動和與山雞的比較作了畫龍點睛式的勾勒,從而啟迪人們豐富的聯想。
首聯詠其形,以下各聯詠其聲。然而詩人并不簡單地摹其聲,而是著意表現由聲而產生的哀怨凄切的情韻。青草湖,即巴丘湖,在洞庭湖東南;黃陵廟,在湘陰縣北洞庭湖畔。傳說帝舜南巡,死于蒼梧。二妃從征,溺于湘江,后人遂立祠于水側,是為黃陵廟。這一帶,歷史上又是屈原流落之地,因而遷客流人到此最易觸發(fā)羈旅愁懷。這樣的特殊環(huán)境,已足以使人產生幽思遐想,而詩人又蒙上了一層濃重傷感的氣氛:瀟瀟暮雨、落紅片片?;慕⒁皬R更著以雨昏、花落,便形成了一種凄迷幽遠的意境,渲染出一種令人魂消腸斷的氛圍。此時此刻,畏霜露、怕風寒的鷓鴣自是不能嬉戲自如,而只能愁苦悲鳴了。然而“雨昏青草湖邊過,花落黃陵廟里啼”,反復吟詠,似又象游子征人涉足凄迷荒僻之地,聆聽鷓鴣的聲聲哀鳴而黯然傷神。鷓鴣之聲和征人之情,完全交融在一起了。這二句之妙,在于寫出了鷓鴣的神韻。作者未擬其聲,未繪其形,而讀者似已聞其聲,已睹其形,并深深感受到它的神情風韻了。對此,沈德潛贊嘆地說:“詠物詩刻露不如神韻,三四語勝于‘鉤辀格磔’也。詩家稱鄭鷓鴣以此”(《唐詩別裁》),正道出這兩句詩的奧秘。
五、六兩句,看來是從鷓鴣轉而寫人,其實句句不離鷓鴣之聲,承接相當巧妙?!坝巫诱務餍錆瘛?,是承上句“啼”字而來,“佳人才唱翠眉低”,又是因鷓鴣聲而發(fā)。佳人唱的,無疑是《山鷓鴣》詞,這是仿鷓鴣之聲而作的凄苦之調。閨中少婦面對落花、暮雨,思念遠行不歸的丈夫,情思難遣,唱一曲《山鷓鴣》吧,可是才輕抒歌喉,便難以自持了。詩人選擇游子聞聲而淚下,佳人才唱而蹙眉兩個細節(jié),又用“乍”、“才”兩個虛詞加以強調,有力地烘托出鷓鴣啼聲之哀怨。在詩人筆下,鷓鴣的啼鳴竟成了高樓少婦相思曲、天涯游子斷腸歌了。在這里,人之哀情和鳥之哀啼,虛實相生,各臻其妙;而又互為補充,相得益彰。
最后一聯:“相呼相應湘江闊,苦竹叢深日向西?!痹娙斯P墨更為渾成?!靶胁坏靡哺绺纭甭暵曉诤棋慕嫔匣仨懀侨喝胡p鴣在低回飛鳴呢,抑或是佳人游子一“唱”一“聞”在呼應?這是頗富想象的。“湘江闊”、“日向西”,使鷓鴣之聲越發(fā)凄唳,景象也越發(fā)幽冷。那些怕冷的鷓鴣忙于在苦竹叢中尋找暖窩,然而在江邊踽踽獨行的游子,何時才能返回故鄉(xiāng)呢?終篇宕出遠神,言雖盡而意無窮,透出詩人那沉重的羈旅鄉(xiāng)思之愁。清代金圣嘆以為末句“深得比興之遺”(《圣嘆選批唐才子詩》),這是很有見地的。詩人緊緊把握住人和鷓鴣在感情上的聯系,詠鷓鴣而重在傳神韻,使人和鷓鴣融為一體,構思精妙縝密,難怪世人譽之為“警絕”了。
鄭谷簡介
唐代·鄭谷的簡介
鄭谷(約851~910)唐朝末期著名詩人。字守愚,漢族,江西宜春市袁州區(qū)人。僖宗時進士,官都官郎中,人稱鄭都官。又以《鷓鴣詩》得名,人稱鄭鷓鴣。其詩多寫景詠物之作,表現士大夫的閑情逸致。風格清新通俗,但流于淺率。曾與許裳、張喬等唱和往還,號“芳林十哲”。原有集,已散佚,存《云臺編》。
...〔 ? 鄭谷的詩(273篇) 〕猜你喜歡
越裳獻白翟(一作丁仙芝詩)
圣哲符休運,伊皋列上臺。覃恩丹徼遠,入貢素翚來。
北闕欣初見,南枝顧未回。斂容殘雪凈,矯翼片云開。
馴擾將無懼,翻飛幸莫猜。甘從上苑里,飲啄自裴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