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詩文 > 王昌齡的詩 > 送柴侍御

送柴侍御

[唐代]:王昌齡

沅水通波接武岡,送君不覺有離傷。

青山一道同云雨,明月何曾是兩鄉(xiāng)。

送柴侍御譯文及注釋

譯文

沅江的波浪連接著武岡,送你不覺得有離別的傷感。

你我一路相連的青山共沐風(fēng)雨,同頂一輪明月又何曾身處兩地呢?

注釋

侍御:官職名。

通波(流):四處水路相通。

武岡:縣名,在湖南省西部。

兩鄉(xiāng):作者與柴侍御分處的兩地。

送柴侍御創(chuàng)作背景

  這首詩是詩人被貶到龍標(biāo)(今湖南省黔陽縣)時的作品。這位柴侍御將要從龍標(biāo)前往武岡,詩人寫下這首詩為他送行。

送柴侍御鑒賞

  “沅水通波接武岡,送君不覺有離傷”,點(diǎn)出了友人要去的地方,語調(diào)流暢而輕快,“流水”與“通波”蟬聯(lián)而下,顯得江河相連,道無艱阻,再加上一個“接”字,更給人一種兩地比鄰相近之感,這是為下一句作勢。龍標(biāo)、武岡雖然兩地相“接”,但畢竟是隔山隔水的“兩鄉(xiāng)”。

  “青山一道同云雨,明月何曾是兩鄉(xiāng)”。運(yùn)用靈巧的筆法,一句肯定,一句反詰,反復(fù)致意,懇切感人。也承接了一二句,表達(dá)出了詩人的思念之情。如果說詩的第一句意在表現(xiàn)兩地相近,那么這兩句更是云雨相同,明月共睹,這種遷想妙得的詩句,既富有濃郁的抒情韻味,又有它鮮明的個性。

  這首詩通過想象來創(chuàng)造各種形象,以化“遠(yuǎn)”為“近”,使“兩鄉(xiāng)”為“一鄉(xiāng)”。語意新穎,出人意料,然亦在情理之中,因?yàn)樗N(yùn)涵的正是人分兩地、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誼。而這種情誼也是別后相思的種子。又何況那青山云雨、明月之夜,更能撩起詩人對友人的思念,一面是對朋友的寬慰,另一面已將深摯不渝的友情和別后的思念,滲透在字里行間了。

  讀者可以感到詩人未必沒有“離傷”,但是為了寬慰友人,也只有將“離傷”強(qiáng)壓心底,不讓自己的“離傷”感染對方。更可能是對方已經(jīng)表現(xiàn)出“離傷”之情,才使得工于用意、善于言情的詩人用樂觀開朗又深情婉轉(zhuǎn)的語言,以減輕對方的離愁。這是更體貼、更感人的友情。正是如此,“送君不覺有離傷”,更能讓人感到無比的親切和難得的深情。這種“道是無情卻有情”的抒情手法,比那一覽無余的直說更加耐人尋味。

王昌齡簡介

唐代·王昌齡的簡介

王昌齡

王昌齡 (698— 756),字少伯,河?xùn)|晉陽(今山西太原)人。盛唐著名邊塞詩人,后人譽(yù)為“七絕圣手”。早年貧賤,困于農(nóng)耕,年近不惑,始中進(jìn)士。初任秘書省校書郎,又中博學(xué)宏辭,授汜水尉,因事貶嶺南。與李白、高適、王維、王之渙、岑參等交厚。開元末返長安,改授江寧丞。被謗謫龍標(biāo)尉。安史亂起,為刺史閭丘所殺。其詩以七絕見長,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,有“詩家夫子王江寧”之譽(yù)(亦有“詩家天子王江寧”的說法)。

...〔 ? 王昌齡的詩(212篇)

猜你喜歡

水龍吟 其一 楊花和東坡韻

清代尤侗

美人滿院紅妝,綠珠忽向高樓墜。非云非雨,非朝非暮,一天春思。

繡閣嬌慵,厭他輕薄,重門深閉。奈偷從墻角,窣來窗畔,人前故眠羞起。

題曾景山通判壽衍堂

宋代楊萬里

人家具慶已燕喜,人家重慶更奇?zhèn)ァ?/p>

宜春臺上賢治中,妙齡斫桂廣寒宮。

瑞金縣西池雙蓮?fù)舨居性娨娂囊蛞院椭?/a>

宋代金君卿

惠政多應(yīng)草木知,藕花呈瑞向西池。

雙紅共蒂初含笑,眾卉千名總合奇。

酬王十八見招

唐代武元衡

王昌家直在城東,落盡庭花昨夜風(fēng)。
高興不辭千日醉,隨君走馬向新豐。

贈得一禪師

宋代敖陶孫

舊時典正父,今日一浮屠。

四海誰知己,三更忽撚須。

自太湖至省宿茶鋪嶺

明代王澤

缺月耿初夕,荒寒野店開。松聲一枕落,茅屋萬山堆。

愁豈掃能去,春還遲不來。思親今夜夢,已近半程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