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詩文 > 張謂的詩 > 早梅

早梅

[唐代]:張謂

一樹寒梅白玉條,迥臨村路傍溪橋。(村路一作:林村)

不知近水花先發(fā),疑是經(jīng)冬雪未銷。

早梅譯文及注釋

譯文

有一樹梅花凌寒早開,枝條潔白如玉條。它遠離人來車往的村路,臨近溪水橋邊。

人們不知寒梅靠近溪水提早開放,以為那是經(jīng)冬而未消融的白雪。

注釋

迥(jiǒng):遠。

傍:靠近。

發(fā)(fā):開放。

經(jīng)冬:經(jīng)過冬天。

銷:通“消”,融化。這里指冰雪融化。

早梅鑒賞

  自古詩人以梅花入詩者不乏佳篇,有人詠梅的風姿,有人頌梅的神韻;這首詠梅詩,則側(cè)重寫一個“早”字。

  首句既形容了寒梅的潔白如玉,又照應了“寒”字。寫出了早梅凌寒獨開的豐姿。第二句寫這一樹梅花遠離人來車往的村路,臨近溪水橋邊。一個“迥”字,一個“傍”字,寫出了“一樹寒梅”獨開的環(huán)境。這一句承上啟下,是全詩發(fā)展必要的過渡,“溪橋”二字引出下句。第三句,說一樹寒梅早發(fā)的原因是由于“近水”;第四句回應首句,是詩人把寒梅疑做是經(jīng)冬而未消的白雪。一個“不知”加上一個“疑是”,寫出詩人遠望似雪非雪的迷離恍惚之境。最后定睛望去,才發(fā)現(xiàn)原來這是一樹近水先發(fā)的寒梅,詩人的疑惑排除了,早梅之“早”也點出了。

  梅與雪常常在詩人筆下結(jié)成不解之緣,如許渾《早梅》詩云:“素艷雪凝樹”,這是形容梅花似雪,而張謂的詩句則是疑梅為雪,著意點是不同的。對寒梅花發(fā),形色的似玉如雪,不少詩人也都產(chǎn)生過類似的疑真的錯覺。宋代王安石有詩云:“遙知不是雪,為有暗香來”,也是先疑為雪,只因暗香襲來,才知是梅而非雪,和此篇意境可謂異曲同工。而張謂此詩,從似玉非雪、近水先發(fā)的梅花著筆,寫出了早梅的形神,同時也寫出了詩人探索尋覓的認識過程。并且透過表面,寫出了詩人與寒梅在精神上的契合。讀者透過轉(zhuǎn)折交錯、首尾照應的筆法,自可領略到詩中悠然的韻味和不盡的意蘊。

張謂簡介

唐代·張謂的簡介

張謂(?--777年) 字正言,河內(nèi)(今河南泌陽縣)人,唐代。天寶二年登進士第,乾元中為尚書郎,大歷年間潭州刺史,后官至禮部侍郎,三典貢舉。其詩辭精意深,講究格律,詩風清正,多飲宴送別之作。代表作有《早梅》《邵陵作》《送裴侍御歸上都》等,其中以《早梅》為最著名,《唐詩三百首》各選本多有輯錄?!安恢ㄏ劝l(fā),疑是經(jīng)冬雪未消”,疑白梅作雪,寫得很有新意,趣味盎然。詩一卷。

...〔 ? 張謂的詩(45篇)

猜你喜歡

山隱暮歸呈諸兄弟二首

宋代錢時

東風卷地起氛埃,山隱看花日幾回。

草草杯盤攜社酒,今朝兄弟肯同來。

題藝林少年松下聽泉小影 其一

清代許傳霈

韶華容易水東流,賴有回瀾枕石頭。同是溪山無盡意,蒼蒼松蔭好貽謀。

七夕

宋代劉跂

夜永風露下,庭空簾幕秋。杯盤延素魄,針縷動雙眸。

天上秖今夕,人間寧少留。如何一水際,歲歲此相求。

瑞金縣西池雙蓮汪簿有詩見寄因以和之

宋代金君卿

惠政多應草木知,藕花呈瑞向西池。

雙紅共蒂初含笑,眾卉千名總合奇。

醉呂洞賓畫

元代胡天游

碧眼朦朧,風須獵獵。一朵仙花紅襯頰,瑤池宴罷九霞漿。

人世已非唐日月,飆輪倚醉風泠泠。玉山恨不扶飛瓊,城南老魅爾何物。

葡萄

明代張寧

歲晏虬枝滿,春歸蚓蔓伸。行藏與時契,不獨味宜人。